redis在Linux系统下的环境配置和redis的全局命令大全
目录
- 一.redix在Linux下的环境配置
- 1.基于Centos下的环境配置
- 1.使用yum安装
- 2.构建符号链接
- 3.针对配置?件设置符号链接
- 4.修改配置文件
- 5.启动 redis
- 6.停?redis服务器
- 2.基于Ubuntu下的环境配置
- 二.redis的全局命令
- 1.get 和 set
- 1.set
- 2.get
- 2.keys
- 1.? 匹配任意一个字符
- 2. * 匹配任意多个字符包括0个
- 3.[a,b,c]只能匹配括号里面的字符
- 4.[^e] 排除括号里的字符
- 5.[a-d]匹配字符a到字符d之间的字符,前闭后闭
- 6.注意事项
- 3.exists
- 4.del
- 5.expire
- 1.应用场景
- 2.注意事项
- 6. TTL
- 7.key的过期策略的实现(面试经典问题)
- 1.惰性删除
- 2.定期删除
- 3.内存淘汰机制
- 8.type
- 9.info
- 1.注意事项
- 总结

一.redix在Linux下的环境配置
1.基于Centos下的环境配置
1.使用yum安装
1.如果你的Centos是Centos8的话,直接使用yum安装即可
yum install redis
但如果你的Centos是Centos7的话,就需要安装额外的软件源了,我们这边就需要先安装 scl 软件源
yum install centos-release-scl-rh yum install rh-redis5-redis
注意这些操作都是要在root身份下进行的
2.构建符号链接
默认情况下,Redis 可能会被安装在一个比较深的目录中,例如
/opt/rh/rhredis5/root/usr/bin/
。这样的路径不仅难记,而且在日常使用或编写脚本时输入起来也很不方便。构建符号链接可以创建一个简短且易于记忆的访问路径,通常指向 Redis 的二进制文件(如 redis-server、redis-cli 等)。这样,你就可以在系统的任何地方轻松地调用这些工具,而无需指定完整的路径。例如,你可以将 redis-server 链接到 /usr/local/bin/redis-server,这是一个通常在系统 $PATH 环境变量中的目录,使得系统可以在任何路径下识别并执行该命令
1.首先进入 /usr/bin目录
cd /usr/bin
2. 构建符号链接
ln -s /opt/rh/rh-redis5/root/usr/bin/redis-server ./redis-server ln -s /opt/rh/rh-redis5/root/usr/bin/redis-sentinel ./redis-sentinel ln -s /opt/rh/rh-redis5/root/usr/bin/redis-cli ./redis-cli
构建完成后可以查看是否构建成功
ll ./redis-server ll ./redis-cli ll ./redis-sentinel

如果出现上图这个样子就说明构建成功
3.针对配置?件设置符号链接
cd /etc/ ln -s /etc/opt/rh/rh-redis5/ ./redis
同理也可以查看是否构建成功
ll ./redis

4.修改配置文件
由于redis默认的配置文件,像只能在自己的主机上通信,保护模式不允许从任何主机访问 Redis 等等方面的原因,就需要我们手动的去修改
1.打开配置文件
vim /etc/redis/redis.conf
2.设置 IP 地址
使得 Redis 监听所有可用的网络接口
找到下图的 bind

改成
bind 0.0.0.0
3.关闭保护模式
关闭保护模式允许从任何主机访问 Redis
找到 protected-mode

修改成
protected-mode no
4.启动守护进程
使得 Redis 以后台守护进程的方式运行。这对于生产环境是必要的,因为它允许 Redis 在用户退出 SSH 会话或关闭终端后继续运行
找到daemonize

修改成
daemonize yes
5.设置工作目录和日志目录
先退出配置文件
创建工作目录和日志目录
mkdir -p /var/lib/redis mkdir -p /var/log/redis
再次进入配置文件
找到 dir

修改成
dir /var/lib/redis
找到 logfile

修改成
logfile /var/log/redis/redis-server.log
后续如果你还需要修改那些命令可以自行去修改,这里就介绍一些目前学习要用到的
5.启动 redis
1.启动redis服务器
redis-server /etc/redis/redis.conf
2.打开redis的客服端
redis-cli
出现下图就说明启动成功了

你可以创建一些值看一下是否可以使用
set key 1 #创建键值对 get key #获得key的Value值

6.停?redis服务器
这里博主就不建议停止redis服务器,以免再次使用redis时还得打开服务器
1.先查看到redis-server的pid(进程ID)
ps aux | grep redis

2.关闭 redis服务器
kill 进程ID
关闭后,执行第五步即可.
2.基于Ubuntu下的环境配置
基于Ubuntu环境下其实步骤和基于Centos的步骤更简单,因为它不需要创建符号链接,其他的步骤都和Centos的步骤上的一样,除了使用安装的运营商不同.可以参考Centos的步骤
1.安装
apt install redis -y
不需要创建符号链接修改配置文件参考Centos的步骤,修改的内容是一样的没有差别
二.redis的全局命令
我们都知道redis支持多种数据结构,并且redis 是以键值对的形式来组织数据的,通过网络来传输数据,可以看成是一个联网的哈希表,其中 key 固定就是字符串的形式,Value 是可以以多种数据结构的形式存在的

既然可以以这么多数据结构来表示,就说明每个数据结构都有不同的redis命令,这些命令,博主后续会为大家介绍,而全局命令就是无论 Value是以什么样的数据结构所表示都可以使用的命令,全局命令其实还挺多的,博主这里就介绍一些日常工作学习比较常用的命令,其他的命令大家需要用到的时候可以去翻阅redis的官方文档来具体使用 Understand Redis data types | Do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