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主机焕芯配置! 振华LEADEX BD 1000W ATX3.1金牌电源测评
2025年了,还有那个怨种装机或者焕芯配置会选择Intel的?
说的就是我自己,在同级别的U单核双核性能对比,AMD如此突出的前提下,搁去年,我绝对是AMD YES了。

问题就在英特尔降价大招一出,把性价比直接拉满了。就拿265K来说,国行盒装2K左右就能拿下,板U套装更便宜,而AMD同级别的9900X国行盒装接近2.8K,差价高达到33%;对普通玩家而言,性能上的差距好像变得并没有那么大,节省下来的费用再添置一款千瓦电源还有结余,所以该怎么选?还是得看各位的实际需求。至于我,已经把答案写好了。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就是振华最新推出的 LEADEX BD 系列 ATX3.1 金牌电源开箱测评,电源采用高品质全台系电容,符合ATX3.1规范,能承载200%瞬时功率,搭载原生12V-2x6安全接口,通过80PLUS金牌认证,拥有90%的高转换效率,下面就来看看这款兼具性能与性价比的电源能否成为中高端装机的新选择。

一、配置与开箱
简单看一眼电源外包装,振华电源的传统设计风格,电源具体型号为LEADEX III BD,目前有1000W和750W两个版本,本次开箱的是1000W版本。

包装背面则是产品详细规格参数以及主要特性,具体信息后面开箱介绍。

打开包装,可以看到使用珍珠棉包裹的电源,以及独立包装的模组线材,振华LEADEX III BD电源目前仅上架了黑色版本,不知道后期是否有白色版本。

配件方面,电源采用全模组设计,标配高规格扁平PVC线材,包含1根24Pin主板供电线、2根4+4Pin CPU供电线、2根6+2Pin PCI-E供电线、1根PCIe 12V-2x6显卡供电线、1根SATA供电线,以及1根双SATA+双PATA供电线。模组线材配置上,振华LEADEX III BD 1000W版本比起750W版本除了多一根SATA专用线,有一根6+2Pin PCI-E供电线采用的是X2配置,也就是可以接RTX 3090这样采用8PINx3接口的旧款旗舰级显卡。

尺寸方面,振华LEADEX III BD 电源拥有 150mm × 150mm × 86mm 的三维尺寸,可以适配各种类型的主流电脑机箱。

电源顶部散热孔,镂空比例非常高,振华LEADEX III BD 电源搭载一把14cm大口径H.D.B风扇,采用9张大尺寸扇叶设计,可以在高负载模式下提供强劲气流的同时拥有出色的噪音表现,支持ECO和自动双模式。

使用的时候可以通过电源输入端的切换开关进行选择:ECO ON开启ECO节能模式,在电源负载<45%的时候可实现风扇停转零噪运行,更节能静音;ECO OFF则为常规模式,散热效率优先,电源性能发挥更稳定。双温控系统同时满足了玩家对于更高能效或极致散热的双重追求。

电源采用全模组设计,四组PCIe/CPU接口,三组SATA/Molex接口,一组主板24PIN接口,以及一个PCIe 5.1标准的12V-2×6接口。

原生的12V-2×6接口,符合PCIe 5.1规范,16AWG铜芯线径搭配合金铜端子,一插到底更安全可靠,能够提供最高600W的功率输出。

底部电源铭牌,支持100~240V宽幅电压输出,12V输出最大电流83.3A,1000W的总输出功率,可以满足i9/R9+RTX 5090显卡这种旗舰级配置的供电需求。5V和3.3V输出20A,两路联合输出最高100W,另外+5V待机输出为2.5A 15W。

振华LEADEX III BD电源采用全桥LLC谐振 + 同步整流 + DC-DC方案设计,拥有90%的转化效率,搭配高品质全台系电容,输出更稳定,这款电源也是通过了80PLUS金牌认证。

同时作为一款高端电源,振华LEADEX III BD电源也是提供了包括过电流保护(OCP)、过电压保护(OVP)、低电压保护(UVP)、过载保护(OPP)、短路保护(SCP)、过热保护(OTP)、无负荷运行保护(NLO)、浪涌·冲击电流保护(SIP)在内的完善电路保护,可以为硬件提供安全的用电保障。

质保方面,振华也是为这款电源提供了超长10年保固服务,出色的能效表现,极具竞争力的价格定位,无论是追求性能的硬核玩家,还是注重实用的装机用户,这款电源都能在 ATX3.1 时代为你的主机提供可靠的电力保障。
二、硬件配置介绍

先上硬件配置,板U电源为新购置,其余为旧机已有。
CPU:英特尔Ultra7 265K盒装
主板:技嘉Z890M冰雕WiFi7
内存:掠夺者HERA影锋DDR5 RGB 24*2 8200Mhz
显卡:铭瑄瑗珈4070S
固态:佰维悟空NV7400 PCIe4.0固态硬盘2TB
电源:振华LEADEX III BD1000W
散热:利民终越视界HV360 ARGB一体式水冷散热器
风扇:雷利酷LC-D120棱镜积木*4
机箱:NZXT恩杰H5 Flow白色款
显示器:川升CS40X 40寸准5K曲面带鱼显示器
三、硬件升级思路

我原本的升级计划,CPU是I家245K或者A家9700X任选其一,前者是多核性能领先,后者则拥有更强的单核性能;但是关注行情之后,发现某东百亿补贴265K+技嘉Z890M冰雕WiFi7板U套装只要3K3就能拿下,比单独购买更实惠,这种局面往年只有AMD会上演,现在也算是天道好轮回了。
265K对比245K,单核默频稍弱,睿频后单/多核性能更强,价格相差不大的前提下,265K占据绝对优势。

而主板选择的取向我个人觉得需要综合考虑三点:价格不能超过U本体;根据个人品牌喜好度和售后质量对比;按个人刚需(如M.2数量、无线网卡型号、BIOS易用性等)综合思量。

至于技嘉Z890M冰雕WiFi7这块主板,在相近价位的竞品中,升级了WiFi7模块,给了显卡、M2固态和散热装甲快拆和信号线直插;音频接口精简为输入和输出两口,12+1+2相供电,缺点是只有一个40G的C口,硬件配置中规中矩,主要赢一手纯白外观和注册4年保。

升级最不能省的我觉得就是电源,关系到CPU、GPU、内存以及硬盘等所有硬件的稳定运行。尤其是50系显卡的性能跃升有一半是基于功耗强化带来的加成,5090官方建议搭载1000W电源,5080稍微低一点也需要850W,所以在预算充足的前提下,电源的换代同样需要考虑。

目前我在用的显卡是铭瑄4070S媛珈OC,满载功耗245W,265K满载功耗为250W,考虑瞬时偏移、后期升级5080、静音运行以及留有一定的裕度,这次upgrade配置1000W的电源会是很合适的答案。

振华LEADEX III BD1000W,基于英特尔ATX3.1规范生产制造,架构为主动式PFC+全桥LLC谐振+同步整流+DC-DC,满足PCIe5.1标准,能在100US内负荷高达200%的瞬间峰值功耗输出。

这也是我本次升级选择振华LEADEX III BD1000W金牌全模电源的主要原因,老牌大厂新标准满足当下硬件需求,又具备一定前瞻性和灵活性,特别是轻负载(<45%)停转模式,能实现零噪音运行,获得安静舒适的使用体验。

电源的三维尺寸是150*150*86mm,标准体积适配ATX和MATX大部分机箱的兼容性需求。

并且 BD1000W的输出接口非常丰富,新旧平台配件的不同电能需求都能满足。尤其是原生自带12V-2x6显卡供电接口,最高能输出的功率为600W,无惧高阶运算和复杂渲染,运行稳定,即便更换更高档次的50系显卡也卓卓有余。

100%全台系高品质固态电容和电解电容的加入,也提升了BD1000W的元件用电效率以及使用时长。
电源还通过了80PLUS金牌认证,全模组设计十年质保,长效节能更省电。

振华BD1000W的散热系统采用的是长寿命140mm9扇叶HDB FAN,运行具备低噪音、高气流的特质,满载状态散热效能更强。

电源的AC输入接口带有独立开关,ECO/AUTO温控系统也配置了独立切换开关,节能低噪还是散热效率优先,均可自主一键双选择。

标配的模组线均为柔软的黑色PVC线材,24pin主供电接口线长为600mm,CPU供电接口模组线为700mm,PCI-E供电接口模组线为600mm,12V-2×6供电接口线材为600mm,SATA及D型4pin供电模组采用了“一分三”的设计,线长均为500+150+150+150mm,大小机箱的走线藏线都能满足要求。
三、跑分和压力测试

暂时升级完成的机器整体跑分,GamePP游戏性能得分是156659,工作站性能得分384687,其中内存得分95381,固态得分19631,相当不错的成绩。

机器在AIDA 64极限烤鸡的运行状态满载功率。
持续时间约10分钟,整机功耗约接近400瓦,电源状态起伏平稳,压力不大。
四、总结

PC装机/升级现在是两种不同的方向,一波流完成诚然是最省事的做法,不过同时支出成本太高,所选配件未必是当时最适合的;而攒机升级则是分阶段分步骤逐步完善自己的理想机型,稍微耗时耗力,但是会让人乐在其中;两者各有优缺点,需要清醒认知自己的目的,允许妥协的点,才能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像我的操作就是,先上一套性价比高的配置过渡,在价格适宜的时机择优替换CPU和主板,并且为了保证硬件平稳运行和便于两三年内换代更强显卡,电源亦可一起补充短板。

振华LEADEX III BD1000W金牌全模组电源除了具备强劲电能输出外,其他优势例如ECO/AUTO温控系统一键切换、<45%低负载风扇停止零噪运行、支持新一代显卡供电并保留8Pin显卡接口兼容其他显卡等同样远超竞品;老牌大厂新标准,品质靠谱,贴近我自身当前需求和远期目标-使用40系显卡过渡,等待50系显卡好价进行替换,实力为高端显卡保驾护航。
最后感谢农企让我用上便宜的I家板U还有裕度升级其他配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