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级性能如何征服个人用户? 西部数据18T企业级氦气硬盘评测
还记小编前两天入手了一台威联通的4盘位的NAS嘛,其实小编已经准备好了4块硬盘,但只装了4块。因为小编想体验一下增加一块硬盘的感受,听说非常慢。机械硬盘就是之前准备好的西部数据的18TB容量的氦气盘,听说这个西数的盘故障率比较低。
这种企业级的氦气盘就是专门为企业级的环境设计的,特别适合NAS这种长时间运行不关机的使用场景,尤其是组Raid 5之后。
外观
硬盘的渠道你懂的,大船靠岸的,但整体的橙色还蛮不错的,通电时间也在1w小时以内,对于这种机械硬盘来说,相当于才热身。

机械硬盘背面的外观很有意思,顶部是一个黑色的、圆润的金属外壳,底部是硬盘的PCB。

硬盘的接口是熟悉的SATA,左侧是供电接口,右侧是数据接口。

装机
小编好奇这块18TB的机械硬盘性能表现如何,这里接到主机上试一下。

整机的硬件配置还是非常不错的,265K搭配影驰的RTX 5080金属大师白金版OC显卡。

硬盘接好供电和SATA线之后就可以开机了,整机的颜值很漂亮。

主板是微星的Z890刀锋,这块主板的颜值非常漂亮,正面覆盖有大面积的银色金属件,尤其是主板的左侧供电散热件部分,表面还有微星经典的龙标LOGO,支持ARGB灯效,颜值很漂亮。

用来压制265K的是微星的I360寒冰,这款水冷的水冷头采用双面无限镜设计,支持ARGB灯效,视觉观感很漂亮。

内存是宇瞻的ZADAK的SPARK内存,16GB*2 6800MHz,这套内存的金属马甲采用多段式的RGB灯带,其巧妙的和内存的金属马甲融合到一起,很有设计感。

显卡是影驰的RTX 5080金属大师白金版,这张显卡的风扇罩和背板均为金属材质,质感很不错。

机箱是微星的刀锋300,这款机箱前部有大面积的金属冲孔网,内部标配两把160mm规格的机箱风扇,机箱风扇的扇叶采用双层设计,支持ARGB灯效,支持主板同步。

测试
整机配置一览,处理器是265K,主板是微星的Z890刀锋,显卡是影驰的RTX5080金属大师白金版OC,整机配置还是非常给力的。

简单跑个整机测试,整机得分293W,其中处理器单独得分121.6W,显卡单独得分125.1W,分数都很高。

这块硬盘,标称容量18TB,实际可用容量在16.3TB左右。

简单看下硬盘的参数,这个通电次数仅有15次,还得算上小编上次跑全盘慢扫的开机次数。通电时间非常漂亮,8888小时,完美。

简单跑个AS SSD的顺序读写测试,顺序读取速度在249.76MB/s、写入速度在244.87MB/s,表现还不错。

换个DiskMark测试,顺序读取速度在260MB/s,写入速度在250MB/s。

跑个HD Tune Pro的基准测试,速度曲线表现不错,峰值速度能去到277MB/s。

之前跑个全盘慢扫,全绿,扫了2天多好像,这次就快扫一下就算了。

最后跑个文件基准测试,测试文件大小100GB,读取和写入速度都挺不错的,在270MB/s左右波动。

NAS安装&设置
取下NAS之前记得关机,之前最右侧的一个硬盘位是空的,这里直接取出来。

装好硬盘之后再推回去,硬盘安装完成,整个过程很快,半分钟搞定。

NAS的后台里面有一个存储与快照总管,在这里能看到4块机械硬盘已经正确安装了。

之前的存储池的容量使用情况,另外在右上角,有一个管理按钮。

点进去之后可以进一步查看存储池的一些信息,包括Raid组的一些信息。

在Raid组的右侧,也有一个管理按钮,点开之后可以看到一个“增加硬盘“的选项。

点击之后,就可以看到刚刚塞进NAS的硬盘了。

点击应用,就可以看到整个Raid组在迁移数据中。

在NAS后台任务菜单中,可以看到正在进行的数据迁移任务,以及迁移速度。

这个迁移的速度和时间是动态变化的,以现在的速度来看,还需要56个小时,大约就是2天多的时间。

在数据迁移过程中,处理器的占用在30%左右波动,温度在50℃左右波动,表现还不错。

另外在Raid组的数据迁移过程中,NAS的各种功能都是可以正常使用的,例如小编的这个自动备份的软件,也还在卖力的备份、上传数据,只不过这个速度会受到一些影响。

总结
这次的整个增加硬盘的过程还是非常简单的,准备好硬盘,装进NAS,在后台设置一下就OK了,非常简单。只不过,增加一块硬盘之后,之前的Raid组要重新配置,这个时间会比较长,小编增加的这块18TB的机械硬盘,时间就需要2天多。后面如果速度变慢的话,时间还会更长。
单就小编的个人体验来说,如果后面有更多文件的存储、备份需求,小编大概率会入手一台更多盘位的NAS,但在刚开始的时候,会根据需求选择适合的硬盘装入,如果后面有更多存储空间的需求,就再增加硬盘,这样感觉会更加经济的同时,还能把硬盘的批次错开,尽量减小同批次硬盘一起出问题的概率。